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第三週 民族誌研究、田野工作的倫理考量

2013.09.23上課內容與心得

廖老師在上課前有些告訴我們,他今天會做哪些事情:其一、介紹書籍,其二、民族誌。然後他開始講解今天的課程,他拿出了四本書,分別是《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作者:Michael Augrosino;譯者:張可婷)、《文化人類學》(作者:Conrad Phillip Kottak;譯者:徐雨村)、《薩摩亞人的成年》(作者:Margaret Meed;譯者:周曉紅等)和《當教授變成學生》(作者:Rebekah Nathan;譯者:張至璋)。

  以下是我上課做的筆記:



   

  以下是老師上課講到的幾則連結:

  • 7/17創新菁英書齋-追蹤企業創新脈絡
  • 台南文創園區 文化新亮點
  •  數位時代
  • 胖達風波的飲食人類學解讀
  • 博士生創業為寶寶發明感溫便利貼
  • 英特爾院士與人類學家擘畫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之後的行動大未來 

    以下是我於課後去圖書館借閱的書籍與重點整理:



    內容重點整理
    壹、     民族誌研究技術:
    1.    對日常行為的直接、第一手觀察,包括參與觀察。

    A.    必須眼見為憑、紀錄細節資料,而許多民族誌研究者在個人日記裡面,記載了對當地的印象,但這與正式的田野筆記是不同的。
    B.    根據最初印象的紀錄,將有助於指出文化多樣性的一些最基本層面,例如獨特的味道、當地人發出的聲響等等。
    C.    對於在研究地點所見到的一切事物,民族誌研究者應當試著成為精確的觀察者、紀錄者與報導者。

    2.    各種正式程度不同的相處共話──從有助於維持互信關係的閒話家常,到提供當廠進行中活動的知識,到長時間的訪談。

    A.    民族誌研究者致力與他們的主人建立互信關係。
    B.    藉由實際參與,我們可理解當地人為何覺得這些事件是有意義的。
    C.    研究者與被研究者(民族誌研究者與被研究社群)所具有的共同人性,使參與觀察成為必然發生之事。
    D.    學習一種當地語言,有幾個階段:首先是記名稱階段(詢問出現於我們週遭的各項事物名稱)、理解村民間的簡單對話,最後與其討論及群體相處共話。
    E.    民族誌研究者運用「訪談表格」,與人們面對面交談、提出問題並填寫答案,而問卷的研究程序,往往是比較間接與不具個人性質。

    I.    訪談表格:用來架構一場正式的,但個人性質的訪談表格。
    II.  問卷:由社會學家所使用的表格,藉以從受訪者取得可供比較的資訊。

    3.    系譜法:是一套發展完備的民族誌研究技術,運用記號與象徵來記錄親屬連結關係。

    4.    到社區生活的一些特殊領域,與主要報導人進行詳盡的田野工作。

    I.    主要文化報導人是指對地方生活的某個特定層面的一位專家。
    II.  文化報導人是指教導民族誌研究者關於當地文化知識的人們。
    5.    深度訪談,大多蒐集特定個人(敘述者)的生命史。
      生命史是指一位重要文化報導人或敘述者的生命史;提供了個人在一個文化之中的圖像。

    6.    對當地人信念與認知方式的探索,可與民族誌研究者的個人觀察與結論相比較。
      在田野地點,民族誌研究者往往結合了兩種研究策略:主位觀點(當地人取向的觀點,聚焦於當地人的解釋方式與意義)、客位觀點(科學家取向的觀點,強調民族誌研究者的解釋方式與概念範疇)。
    7.    各種類型的問題取向研究。
    8.    長期研究──對一個區域或地點的連續長期研究。
    9.    團隊研究──由多位民族誌研究者所進行的協同研究。

    貳、     調查研究:
    1.    調查研究透過抽樣、統計分析,以及不具個人性質的資料蒐集,來研究社會。
    2.    調查研究往往從一個較大規模的母群體中,抽取一個樣本(一個可被妥善處理的研究群體)。
    3.    隨機樣本:這是一套樣本,在這個母群體內的所有個體都有同等的統計機率,被納入這套樣本中。
    4.    例如民意調查在抽樣過程中,研究者蒐集有關年齡、性別、宗教信仰、職業、所得及政黨傾向的資訊。
    5.    「變項」是指在一組樣本或母群體的成員中,彼此有所差異的某些特性可能影響政治投票的選擇。
    6.    在任何一個複雜社會(大型與人口眾多的社會,具有社會階層化的政府),許多預測變項(社會指標)影響了行為與大眾輿論。

    民族誌研究與調查研究的對照:

    民族誌研究(傳統上)
    調查研究
    研究整體的、運作中的社群。
    研究在一個較大的母群體中的一組小樣本。
    大多是第一手的田野工作,在研究期間,研究者與當地主人基於個人的接觸,建立互信關係後,再蒐集資料。
    在研究對象與研究者間,往往很少有個人接觸,訪談大多是由助理透過電話訪談或預先印妥的問卷來進行。
    在傳統上對地方生活的所有面向都感興趣(全貌觀)
    大多關注在少數變項,例如,影響選舉的各種因素,而不是關注人們生活的整理面貌。
    傳統上在非工業化、小規模的社會中進行研究,當地人大多欠缺閱讀或書寫能力。
    在現在國家中進行,大多數的人們都識字,受訪者能自行填寫問卷。
    很少運用統計資料,因為被研究的社區大多是小型的,除了基於年齡、性別與個體人格特質的變異外,具有極少的差異性。
    大量依賴統計分析,以便對一個大型並具差異性的人群進行推論,植基於對這個群體的一個小規模次群體所蒐集的資料。

    出處:《文化人類學》作者:Conrad Phillip Kottak;譯者:徐雨村,二版,台北市:麥格羅希爾2009.10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第二週 文化的定義與意涵

2013.09.16上課內容與心得



   今天的上課內容是「文化的定義與意涵」,廖老師首先在黑板上寫下這一句由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dWard B. Tylor)説過的話,接著他開始一個個詢問我們「文化是什麼?」,雖然我坐得位子有些偏遠,沒有被問到,但是我的腦袋盤旋出許多答案,也衍生出許多問題,因為我似乎把「文化」和「文明」扯在一起。

  我開始將「文化」和「文明」分別進行闡釋和自我辯論,兩者皆和「人類」息息相關,但這兩者有明顯的不同,它們皆無關知識多寡和受教育與否,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範圍大小,在「文明」當中也包括了「文化」的存在,思考到此,我好像有一點明白「文化」的定義。

  隨後,廖老師開始舉出一些實際的例子,像是我們桌上擺放的鉛筆盒也是一種文化的象徵,而傳播文化的媒介則是「語言」,透過彼此之間的互相交流,在這之中也不知不覺地形成一種「文化」。


  廖老師引用了一則有趣的新聞,讓我們了解到 「文化」還能以其他形式來呈現,我覺得比起以眼睛去觀察台灣,不如以耳朵去思考台灣,因為我們常常會忽略眼前所見的事物。

  今天上完這堂課後,一個人快速地走在寬闊的校園內,我試著不去看一旁的花花草草,我專注地聆聽這個校園的聲音--下課後學生們的講話聲、走路聲、奔跑聲、歡笑聲,一陣強風吹來,葉子們發出颯颯聲,偶爾有幾隻麻雀吱吱叫著。

  然後我也看到有的人僅是專注於手上的智慧型手機,週遭的事物彷彿與他無關似的,匆匆而過,在那無形之中,一道無形的玻璃牆也擋在他們與大環境之間,失去了原本的聯繫,這也是我們該反思的一件事情。

  出處:聯合報。2013.05.16。文化版。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