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第八週 文化資產(文化遺產)的意義與價值、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

2013.10.28 上課內容與心得


何謂教科文組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的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1946年設立,致力於各國國民的教育科學文化合作及交流,以促進國際和平及人類福祉為目的。1945年11 月於倫敦召開「聯合國教育文化會議」,經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中國、等37個聯合國加盟國決議簽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憲章〈The Charter of UNESCO〉」,並於翌年正式生效。

文字出處: http://twh.hach.gov.tw/QAContent.action?cate=1&id=3

UNESCO:http://en.unesco.org/

※  ※  ※

  《保護和促進文化表達多樣性公約》,簡稱《文化多樣性公約》,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2005年10月21日巴黎召開的第三十三屆組織大會會議中通過的公約。於2005年12月9日巴黎簽訂。

 文字來源:
保護和促進文化表達多樣性公約
相關連結: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2005

深入了解: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182
http://twh.hach.gov.tw/ArticleDetailContent.action?cate=2&id=35



心得:
  我覺得「文化的多樣性」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和平交流、尊重與學習,以及最重要的保存各式各樣的文化,例如2004年二月二十一日開始的「國際母語日」中提到「捍衛文化的多樣性與尊重人的尊嚴是密不可分的。每個人都有權利用自己選擇的語言,特別是用自己的母語表達思想,進行創作和傳播自己的作品。」(摘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文字來源:http://www.cantonese.sheik.co.uk/phorum/read.php?4,75532,75532

  以台灣為例子的話,我會想到「原住民正名運動」,他們除了捍衛自己原本的名字,更是為了保存自己部落的文化,還有設立各種語言檢定(如客家語),也是一種保存文化的方法,而文化的多樣性不僅是實現於現況,更要放眼未來,以永續發展為宗旨,使「文化」生生不息。

※  ※  ※

台中文化創意園區:







(這是我自己前去拍攝的照片)

  我之前經常去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前身為台中舊酒廠),這個園區位於第三市場附近,台中客運等大眾運輸皆有經過園區,此外,我也有進去看三、四個展覽(於加分作業中呈現)。

  因為那一天去參訪是在早上快中午的時候,看展覽時人比較少,也可以盡情把展出品拍攝下來,而且文化創意園區和以前的感覺很不一樣,很多設施都是後來才增加的,不過也有很多仍然在施工的地方,所以去的時候要小心一點。

※  ※  ※

  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前身為創立於1916年日治時期的民營「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在1922年日本政府實施酒類專賣制度後被收歸官有,1928年成為當時全台最大的釀酒工場。

         1945年台灣光復之後,酒廠兩度更名為「台中酒工場」、「第五酒廠」。1947年政府改菸酒專賣為公賣,由台灣菸酒公賣局接管,1957年再度更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中酒廠」。

        隨著時代變遷,及因應台中市都市計劃規劃發展之需,台中酒廠於1998年搬遷到台中工業區新廠,留下大片工業遺址與歷史建築。遺留在園區內的日治時期歷史 建築及製油機具設備,是目前全台灣各酒廠工業遺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個。2002年7月台中市政府順應民意將全區登錄為歷史建築16棟。逐期發展成為文建會五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一,並被定位為「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舊台中酒廠從此由製酒工業遺址活化新生,蛻變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基地。

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首頁網址:http://tccip.boch.gov.tw/tccp/main.ph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