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加分作業 女紅藝術展

2013.11.09展覽介紹與心得

  「女紅藝術」即是由女性代代相傳的紡織、漿染、縫紉、刺繡、鞋帽、編結、剪花和玩具等等,更是母親以簡易的工具來裁、剪、縫、拼、納、貼、繡、編,以巧手愛心守護家人,展現家常生活以及節慶、生命儀式的用品之中,是民間文化的精華底蘊。「母親的情意」大多是未經專業訓練的婦女們的作品,但作者對於色彩、造型、圖案、花紋,有著自然流露的美感與敏銳度。

 中國女紅坊源起vs.陳曹倩

  進入公元兩千年,過去的民間手工藝到了中國女紅坊創辦人、前監察院長陳履安夫人陳曹倩手中,卻成為文化與藝術的薪傳。陳曹倩從小就接受西方教育,乃至研究生物科學領域,這個現代感十足的女士,卻扮演起振興傳統民間藝術的推動,引起外界一股好奇,正所謂無風不起浪,對陳曹倩來說,中國女紅是她兒時最深刻的親情記憶之一。多年前赴美求學的前夕,陳曹倩的姑媽送來一條親手縫製的「百納被」及兩隻枕頭套,兩千多片的六角形布片是用手工一片片拼綴而成,這樣的手工藝術,在當時溫暖了她那顆異鄉遊子的心。

一九九六年的秋天,陳曹倩到日本參加一個研習營,當時她親看目堵日本振興沒落傳統藝術的努力,以及傳統藝術如何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感動之餘在她回台後,就開始進行振興中國女紅的傳統文化,中國女紅坊就這樣成立了。

推動女紅藝術 不遺餘力

  為了身體力行、推動女紅藝術,陳曹倩帶頭以做中學的方式,自己先行研習各種針線技巧,並從中國古代的圖騰尋找出新的女紅造型,在一年半的時間內,製作了二十多幅傳統與現代風味互異的拼布圖案創作。說起陳曹倩親手DIY的作品中,她就曾經縫製「包經布」送給出家小兒子陳宇全,「包經布」是以四方拼布拼成,他希望兒子在閱讀佛經經書時,一打開包經布就能隨時感受來自母愛的關懷。從陳曹倩做中學到現在,中國女紅坊研製出各種實用性與欣賞性兼具的女紅生活用品之外,同時還招收學員,讓更多現代婦女認識、學習屬於自己母親姐妹們的傳統藝術。致力於推展現代中國女紅藝術的中國女紅坊,她們希望把女紅藝術堆廣到現代的婦女生活中,提昇生活品質。

以上文字來源:

 【人物abc】
   陳曹倩關注母親的藝術,不僅僅因為這是非常珍貴的民間藝術,有著母親濃濃的愛意,而被用來表現的圖案,都代表著吉祥、祝福與美好的願望。現在陳曹倩不但出了幾本有關的書籍,將其有系統的解說並進行演講,甚至自己動手設計。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民間藝術,其實還蘊含了許多珍貴的元素。陳曹倩希望一般人剛開始接觸時,可以先用欣賞的眼光去了解。她相信,不同的人接觸之後會有不同的幫助,例如學美術的人就可以從中汲取圖案,作為創作的素材。「歐美設計師也是接受自己的文化再時尚化、現代化,我們也可以如此,不能只學國外的文化,我們自己的文化多多少少都有接觸,是很自然的,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了欣賞的第一步之後,陳曹倩建議第二步便是坐下來想一想,多問一句「為什麼」,去了解這些布料怎樣織成、這些圖案怎樣繡成的,了解了女紅文化的過去和現在之後,有興趣的人就可以再思考女紅的未來。

  對於「母親的藝術」這項民間藝術,陳曹倩希望它不僅僅是放在博物館裡面,讓小學生參觀學習,更可以用起來、活起來,這樣才能將中華文化發揚,也能將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她於1996年在台北開設的「女紅坊」,所做的就是這一類的嘗試。裡面不但有她自己設計的作品商品化的成功範例,也邀請到了因擔任電影臥虎藏龍的美術設計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殊榮的葉錦添,為女紅坊設計一系列改良式的傳統服飾,相當受到上班族的喜好。

  未來,她希望能招募更多懂行銷的專才和具有國際經驗的設計師,把母親的藝術推廣下去。「傳統與時尚結合,說起來很容易,但是過程很難,你要把市場打開去教育你的消費者。所以我們需要更多設計師的投入,做形象的、包裝的、專業的人士,一定要傳給下一代,要認識它、喜歡它,再傳承下去。」在她的腦海裡,傳承民間藝術要分好幾步來做,也並非少數人就能完成。她希望自己先成為一個帶動的力量,提供一個平台、理念讓大家來認同,然後集合更多人的力量共同來達成。

  過去的女紅,是母傳女,師傅傳給徒弟,現在,陳曹倩一樣做著傳承的工作。

  如今的陳曹倩,不需要應付送往迎來的官場文化,也毋庸擔心孩子的成長。她可以更關注自己喜愛的事務上面。她給台商眷屬的建議是,「培養興趣可以隨時開始,等孩子長大了就來不及了,到時候就變成『有時間、沒精神』」她建議台商眷屬們要在年輕的時候培養相關的學問和技術。

  「中國大陸可值得學習的東西很多,找一點來鑽研就夠了。」

  未來她最希望走訪陜西,親身體會民間老藝人的作品,感受這濃厚多彩的文化。並透過協會的運作,讓更多民間老藝人能自食其力,在保存民間藝術的同時,也能保障生活,陳曹倩認為這也是一項針對婦女的「希望工程」,如此,才能使民間藝術真正的活起來。

(文字擷取:http://www.rwabc.com/diqurenwu/diqudanyirenwu.asp?people_id=12582


以下是我拍的照片:






































































































※  ※  ※

心得:

  我很喜歡「女紅藝術」這個展覽,不單單是我對「母親」這個主題很感興趣外,還有裡面各種古色古香的擺設也十分吸引我前去參觀,我認為雖然女紅藝術是一種很樸實的手工藝,但是這項藝術的內涵更是讓我們聯想起母親那雙粗糙、佈滿細紋的雙手,他們無怨無悔地付出他們的所有,為的僅是保祐這個家庭與勤儉持用。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再一次深刻的體會到母親有多麼辛苦,儘管我的媽媽不是舊時的女性,也不用到河邊打水洗衣服,更不用在家裡成天負責家事和刺繡等等,但她仍然很辛苦地將我扶養長大,她手上的每一條細紋如同那些刺繡的針線一樣,手上有幾條細紋,她就付出了多少心力,每一條都是刻骨銘心的回憶。

  看著那些拼布和棉被,我不禁思考這些到底花費了多少時間去完成,過去舊時的婦女靠著一針一線,努力地守護著整個家庭,將所有的母愛灌注在這些手工藝上,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老虎系列的藝品,我從旁邊立牌的說明上得知,那些都是母親為了讓孩子平安長大而製作的,以老虎的象徵與凶猛的外表來祈求孩子能夠免於災禍,祈求他們能夠順利成長,將來能有所成就。

  還有,每一個女紅藝術也代表這不一樣的習俗,例如待嫁女兒心、結婚喜慶與喜獲麟兒,每一件手工藝都有其代表的意義,例如喜帳和百子圖象徵子孫滿堂吉祥如意,母親為孩子所縫製的藝品更是祝福孩兒健康成長與富貴長壽。

  透過此次的展覽,我也發現自己對於文化中的藝術深感興趣,因為去體會每一件物品所代表的意涵,去了解每一個藝品的製作手法,我都能從中得到許多課外的知識,豐富自己的內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