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加分作業 酒文化館

2013.11.09參訪過程與心得

  尋訪完「演武場」後,我搭著豐客五十一號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台中文化創意園區」,在去到那之前,我先上網做些訪前資料。

 台中文化創意園區的歷史變遷:


19146
日籍商人赤司初太郎(1874-1944年)設立「赤司製酒場」。
1916111
赤司初太郎籌設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後,赤司製酒場即更名為「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台中酒工場」。
1922
台灣總督府實施酒類專賣制度後被收歸官有,更名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中酒工場」並設立「台中專賣支局」。
1926
「台中專賣支局」改稱「專賣局台中支局」。
1928
產量為成為當時全台最大的釀酒工場。
1945
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台灣總督府轄區後,更名為「台灣省公賣第五酒廠」;廠區中央的松尾神社也遭到破壞。
1947
由台灣菸酒公賣局接管。
1957
更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中酒廠」。
1998
台中酒廠遷到台中工業區設廠,留下大片工業遺址與建築。
20027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將園區內16棟建築登錄為歷史建築,隨後國有財產局將土地及建物所有權撥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56
文建會將園區轉型為「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Taiwan Art,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Center,簡稱TADA),並將新成立的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設址於此。
2009
更名為「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132
臺灣菸酒公司重回舊酒廠(臺中文創園區)設置酒文化館及服務區。
2013724
酒文化館正式對外開放。

(資料來源:維基

酒文化館的位置與歷史變遷:



 (圖片擷取自: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園區介紹

酒文化的介紹:



  「酒」在人類的文化當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大約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經用糧食和水果釀酒,在古代埃及和兩河流域同時代也已經開始用水果和大麥釀造果酒和啤酒。

  「酒」除了可作為標準飲食,也用於醫療用途、放鬆和產生快感、娛樂、催情等其它的社交用途,早自史前就被世界各地的人們廣泛飲用。

  「酒」也有宗教色彩的神秘用途,像是希臘羅馬宗教在欲死欲仙的酒神祭拜儀式(也稱BacchusDionysus)認為喝酒可以和神一起狂歡;在基督徒聖餐和猶太教逾越節中也使用酒。

(文字來源:維基

原住民的飲酒文化:

  我還記得以前過年去台東遊玩時,經過的道路總能看到有許多原住民在屋外喝酒,於是我開始感到好奇,為什麼原住民一大早就開始在喝酒了, 然而我看到利格拉樂‧阿女烏在〈原住民與酒〉(文章連結)後,才瞭解事情的真相,以下是擷取的內容:

  「已經不記得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曾經從一位排灣族老人的口中,清楚地聽到有關原住民喝酒的「規矩」。

  『我們不是從以前就這麼愛喝酒,至少在「中國人」來以前。因為我們種小米,能收穫留下夠吃的並不多,更何況是拿來做酒呢?所以囉!我們對於辛苦耕種 得來的小米所作成的酒,自然是不輕易浪費的呀!哪裡會像現在這樣,糟踏十幾二十塊就能買到的爛酒?而且,年輕人是不能隨便喝酒的,除非他有什麼特別的功 績,否則年輕人是只有在一旁倒酒的份。現在,一點兒喝酒的規矩都沒有了,還有年輕人向老人要酒喝的呢!』老人家感慨地說著。」

  我在查詢相關資料的時候,也有發現到這一筆資料,由此可見,酒不僅是連結了日常生活與飲食文化,也聯繫了各種神話與敬謝之情,而以下是我擷取的一部分內容:

  「在臺灣原住民諸多文化面向當中,就屬飲食文化與自然生態的結合最為密切。飲食對臺灣原住民而言,不僅僅是民生上的單純需求,透過飲食,還表現出原住民多樣的部落組織、神話傳說、祭儀樂舞與文化變遷等諸多面向。以臺灣原住民傳統的酒文化來說,除了蘭嶼雅美(達悟)族之外,各族皆有製酒與飲酒的文化發展。時至今日,我們仍可輕易看見臺灣原住民各族中,無論是在舉行傳統歲時祭儀或日常婚喪喜慶社交應酬的過程,每當族人在舉杯飲酒之前皆會手持酒杯,一面口中低語著符合當下情境的祝禱詞;另一方面,則輔以食指做勢、向天地、祖靈、人群等不同面向點酒、敬拜、謙恭行儀的場景。因此,臺灣原住民的「酒」文化似乎充滿著族人與祖靈、族人與部落社會之間無限的感恩敬謝之情。」(楊政賢,2005,〈臺灣原住民的酒文化〉,《傳統藝術》58:23-28。;網址:http://210.240.134.48/citing_content.asp?id=2258&keyword=%B3%A1%B8%A8%B2%D5%C2%B4

  例如,「排灣族、魯凱族擅長釀小米酒,至今仍保留自己釀小米酒的習俗,尤其是遇上孩子入、退伍結婚或新居落成,更是要用上自己釀的小米酒。

  釀小米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紅藜為酵母,所釀成的小米酒,酒精成分不高,加上釀酒過程手續繁複,種植紅蕧藜的人也少,因此已少有人用此釀酒。目前釀小米酒,均以酒麴發酵,夏天釀小米酒,三天就可以喝,但酒精成分不高,適合女人飲用,如果放上三個月,酒精濃度很高,最受男人歡迎。

  釀成的小米酒色澤豔紅,炫麗惑人,那些浮在小米酒酒面表層鮮紅的色彩(Thebai),魯凱人也喚它為「彩虹」(Balilaulau)。

  原住民喜歡喝酒,以往酒多由自己用米或粟製成。喝酒不在乎有無菜餚,尤其每逢喜慶節日之時,更少不了以小米酒助興。

  排灣族人在飲用小米酒之前,通常會右腳先用力跺一下,以表示敬山神。他們對祖靈的敬畏之心,可以從小米酒得知。當小米酒裝入二人一起飲用的連杯飲用前,飲用者會以食指沾小米酒往上撒,左右各三次,右手敬的是祖靈,左手敬的是惡靈,在排灣族人心目中,不分善惡都得敬畏。

  而魯凱酒人對喝酒則是非常有節制,不是每個人都有喝酒的權利。酒主要用於敬獻神明和祖先、尊貴的禮物以及喜慶時歡宴親友。一般地位崇高、家族長老、有功績的人、貴賓訪客、祭司代表等可以喝酒。婦女、一般年輕人、青少年是不能喝酒的。一般青年看到有長輩喝酒的地方都要迴避。」(來源。網址:http://www.pthg.gov.tw/planibp/CP.aspx?s=3235&n=13463&cp=10


釀酒的過程:

台灣觀光酒廠:

(圖片來源與詳細介紹:http://www.ttl.com.tw/home/home.aspx

  台灣一共擁有九座觀光酒廠、四座啤酒廠,其中中部擁有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前身為舊酒廠)、台中酒廠、烏日啤酒廠等等。

拍攝的相關照片:(我自己拍攝的)

































































心得:


  這次的參訪使我更深入了解關於「酒」的文化,原來「酒」不僅在我們的日常中帶來了許多餘興,更是聯繫了歷史和音樂,同時我也看到了許多平常不會去觀察到的事物。

  首先,進入酒文化的展覽館後,我看到一大面牆寫了許多關於「酒」文化的源起,接著在走過去一點,便會看到許多酒甕、釀製葡萄酒的過程與酒的原料等等,那天剛好也有另一個家庭在閱覽展覽館,我記得一個父親向旁邊的服務人員詢問放在那一邊的玻璃罐裡裝的是什麼,服務人員很親切地回答他,那是以不同的天數標示葡萄發酵的過程。

  在同一個地方,我也試著去摸麴餅,是一種由米、糯米、小麥、大麥、黑麥、燕麥、豆類等糧食作物及其外皮碾磨而成的白色粉末米糠,或者由麥麩受到麴霉菌等微生物感染,再經醱酵使微生物有效繁殖而得到的產品。乍看之下,並沒有特別奇怪的地方,只是一塊餅,摸起來十分粗造,卻隱含著非凡的效用,在釀酒中,它被稱為「酒母」,使原料能夠成功發酵成「酒」。

  隨後我走到下一個參觀的點,我看到了台灣許多酒廠的簡介與各式各樣的酒類,以及我認為是最特別的部份──「酒與音樂」之間的關係,古人常飲酒作詩,而許多音樂更是與「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例如比較貼近年輕人的「乾杯」(五月天)和老歌「流浪到淡水」(金門王與李炳輝)。

  最後我逛到酒文化館的終點,那邊介紹了有關於台灣清酒的故事,清酒是日據時期引進來台灣的,而台灣最知名的清酒則是「玉泉清酒」,是以在地的蓬萊米製成。

  我認為能夠建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展覽館很棒,因為這裡面集結了許多相關的知識,我可以藉由參觀「酒文化館」來進行自我學習、尋找資訊與紀錄等等項目,更加深我對於「文化」內涵的印象。

  參考資料: 麴餅,網址。http://zh.wikipedia.org/zh-tw/%E9%BA%B4

  相關學習資料:


  簡介: 據考古學家證明,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製品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說明在原始社會,中國釀酒已很盛行。以後經過夏、商兩代,飲酒的器具也越來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銅酒器佔相當大的比重,說明當時飲酒的風氣確實很盛……

  (2)酒與詩文 

  簡介: 飲酒想起詩,賦詩想起酒。酒與詩好象是孿生兄弟,結下了不解之緣。

  (3)酒與藝術

  簡介: 千百年來,酒與舞的藕合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寫下了多少莊嚴肅穆,奢靡淫惡,繁榮昌盛,衰敗沒落;寫下了多少銘刻千古的真情、美意;寫下了多少驚世駭俗的惡徑、險行…… 

  (4)釀酒方法

  簡介: 自然酒在遙遠的古代就己經存在了。就像樹木腐爛後的碳氫化合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煤,火山岩漿遷移流徙構成金剛石一樣,自然的果實發酵,就生成自然「酒」……

  (5)酒的用途 

  簡介:自古以來,還沒有任何一種飲料像酒這般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歷經千百年而魅力不減,也沒有任何一種飲料,似它這般深受不同人種、不同膚色、不同國籍、不同習俗的人們的普遍喜愛,飲之,歌之,友之,戀之,擁有無數信徒而代代相繼。自古以來,也沒有任何一種飲料,如它這樣有無數神奇的傳說故事、讚美它的詩詞歌賦,賦予這般廣泛的文化意義。

  (6)名酒標準 

  簡介: 什麼酒最好,這是一個難於回答,而又常常遇到的問題。事實上每一種酒有每一種酒的特殊風格,也正如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個性,因之酒的好壞,一般說來絕不能單憑酒的本身,來下定語。


  簡介: 穀物釀酒的兩個先決條件是釀酒原料和釀酒容器。


  簡介: 最近科學家發現,在漫漫宇宙中,存在著一些天體,就是由酒精所組成的。



  簡介: 曾經,清酒對台灣第一位日本酒學講師與唎酒師的歐子豪來說,因為那時接觸的多是料理用清酒,味道臭,國人又習慣將酒溫的燙口,不覺清酒有何魅力。後來一次喝到新瀉縣的「綠」,只是純米酒而已,卻甘醇順口,自此改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