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加分作業 2013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明華園戲劇總團--「媽祖」






  以上這三張是我用手機拍攝的,距離比較遠(站再作未最後一排),所以照片看起來比較模糊。


  【心得】

  這是於2013年十二月七日於太平運動場舉辦戶外大型的演出,光是看到他們搭建的舞臺,就非常期待他們會怎樣演出,因為演出地點在我家附近,附近道路也因為人太多而暫時封閉起來,所以我和妹妹倆人原本打算七點才去等待觀賞,便改為六點半左右去,我們一進到運動場內,人潮大爆滿,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安心觀賞的地方,我也想起家人說過,有的人為了看這齣戲,大概下午三四點就搶先去站位,我和妹妹只好站在座位最後一排,幸好有大螢幕,我們才能看到比較多細節的部份。

  首先七點半開場前,主持人先讓各地的廟宇來表演他們傳統的活動(吹奏樂器和陣頭等等),還有一些來賓的介紹,隨後七點半正式開場演出,我馬上被一位五歲的小女孩給震撼到,他飾演的角色是一個小仙女,帶領著海豚要去祝福林家的新生兒,再來是林默娘(孫翠鳳飾演,媽祖)展現出一位女性柔與剛的部份。

  明華園在化妝、服裝、道具、燈光、舞台效果上皆十分用心,每一幕換場時間都十分短,所以我們看這齣戲時,能感覺得到故事的節奏感,也讓我對「歌仔戲」有了不一樣的觀感,我一直以為歌仔戲是很舊時的傳統藝術,但是我沒想到它能夠融入過去和現在的精華之處,我記得有一幕是林默娘的哥哥「林宏一」在展現他的秀才之名,他們卻把歌與騎馬舞做了一些結合,還有背景的部份運用了3D動畫的效果,舞台則由電腦來控制佈景,省去人供換幕的時間。

  我最喜歡的兩幕是「媽祖點兵」與「媽祖進宮為太上皇治病」。媽祖進宮為太上皇治病,但是他不知道有妖怪在他家作亂,過了不久他終於感應到他的父親和哥哥正呼喊他的名字,使得媽祖進退兩難,一方面他必須替太上皇治病,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棄家人於不義,他只好將自己的魂魄分為三個等分,「分身」這個部份,現場還動用了怪手來吊鋼絲,把演員吊到空中,我很喜歡燈光投射在大螢幕上的剪影。

  至於「媽祖點兵」的部份,這一幕動用最多人在舞臺上打鬥,每一個打鬥的場景都讓我熱血沸騰,再搭配底下的樂團奏出帶有緊張氣氛的音樂,我的目光持續抓著每一個演員不放,這個部份也有動用怪手將一個巨型的妖物吊至空中,透過科技,它還能扭動身體,使現場的觀眾都嘖嘖稱奇。

  我和妹妹沒有待到謝幕,我們只看到林默娘後來成為天上聖母,正出來現身的時候,在那之前,我們還看到八家將精采的演出,看完整齣戲後,我們都還在思考剛剛有哪些精采的橋段,甚至有些念念不忘那麼有趣的表演,或許現場的每個人也會和我們有相同的想法。歌仔戲不只是喚醒老一輩人的記憶,更是讓年輕人知道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  ※  ※

  【關於媽祖】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琉球、日本、韓國及東南亞)海洋地區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

  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2009年10月媽祖信仰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生平】

  媽祖姓林,名默,又稱默娘,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或曰五代末年)福建路泉州府莆田縣湄洲島(宋太宗年間改為興化軍),一出生則不哭不鬧,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

  【信仰】

  媽祖信仰是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由明清時代漢人移民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渡臺海而來,臺灣海上活動頻繁歷經台灣荷西時期的東亞貿易活動及明鄭王朝的武裝海商集團,因此媽祖成為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臺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

  【馬祖】

  據清初《使琉球記》記載,宋朝福建湄洲的林默娘(人稱媽祖)廿八歲時,因父兄駕船駛至閩江口海域,突遇巨風大浪,船毀人溺,默娘得知,飛身入海拯救父兄,因而罹難,遺體隨海漂至閩江口附近的小島(即今日馬祖列島的南竿島),為漁民打撈上岸,並就近將她葬在岸邊。湄洲鄉親不見默娘下落,認為她羽化昇天成仙,遂建湄洲媽祖廟作為紀念。馬祖人則認為,媽祖葬於現今馬祖南竿鄉馬祖天后宮宮內的靈穴石棺中[8],且興廟供奉相傳至今,成為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之一。此島因而稱為媽祖島,爾後中華民國國軍進駐為顯陽剛去掉女字旁改稱為馬祖,馬祖之名遂使用至今(法定行政縣名為連江縣 (中華民國))。

  馬祖天后宮之鄰山設有媽祖宗教文化園區,園區中建有媽祖巨神像,於2009年10月完工成為全世高最高之石製之媽祖神像,高度有28.8公尺。

  連江縣政府近來於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舉辦「媽祖在馬祖--昇天祭」,以「媽祖在馬祖」作為招徠觀光客之口號與行動,也讓世人以此感念媽祖孝順慈愛的精神。

  出處: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A%BD%E7%A5%96

  
   【明華園】

  明華園,為台灣本土規模最龐大也最著名的歌仔戲團之一,今組織已成規模龐大的文化事業體。明華園為陳明吉於1929年(日治昭和四年)創立。1997年陳明吉過世後,陳家第二代的子女繼承了明華園,在時代潮流的激盪中,更是台灣第一個以現代化、企業化、制度化手法經營的傳統劇團,其創新、獨有的經營哲學,開創了傳統藝術嶄新的契機。

  由總團長「陳勝福」領軍的明華園戲劇總團,目前旗下共有8個子團與4個協力團隊,是台灣最具規模的表演藝術團隊,足跡遍及各大都市、小鄉鎮,甚至外島、醫院、監獄、勞工界、校園等各階層的明華園,也是台灣足跡遍佈最廣、觀眾階層最廣、戲劇版圖最廣的表演藝術團隊。

  在不斷努力耕耘之下,明華園更嘗試將台灣歌仔戲推上國內主流表演藝術舞台並積極參與國際性的演出。受到國際舞台注目的明華園,足跡遍及日本、法國、美國、新加坡、南非、大陸等地。日亞航、日本NHK電視台、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北京中央電視台、香港時事追擊……等國際媒體與單位的主動來台採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家庭年」推選明華園為台灣「奇特家庭代表」、法國第一大報費加洛報更給予「台灣的另一個聲音」的美譽。

  出處: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8%8F%AF%E5%9C%92

  【孫翠鳳】

  孫翠鳳(1958年12月19日-),台灣女性藝術表演家,生於台灣,祖籍河北省天津吳橋縣,是台灣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家台柱,也是戲劇藝術界難得一見允文允武、亦生亦旦的演員。對於歌仔戲推廣及創新工作均成果卓著,為臺灣歌仔戲第一小生。

  出處: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AB%E7%BF%A0%E9%B3%B3

  【歌仔戲】

  歌仔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是以摻雜古典漢詩、漢文的文言文閩南語(台灣腔、漳州腔)為主的戲劇。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歷經時代更迭曾幾度遭到打壓、排擠。步入當代的歌仔戲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精緻,當代更出現許多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人。2009年頒定為臺灣文化資產之重要傳統藝術類。

  【出演歷史】

  歌仔戲為發源於臺灣宜蘭的本土漢文劇種,約產生於日治時期1900年代前後。歌仔戲正式的雛形為宜蘭本地的落地掃,吸收車鼓陣等元素,慢慢發展成小戲。而後又學習崑曲、高甲戲、北管戲、京劇等各類大戲逐漸具備完整的戲曲形式。

  隨著漢文化進入蘭陽平原,最初只是漳州移民帶來其原鄉流傳的的「歌仔」小調與當地流傳的「歌仔」與「車鼓」,便在宜蘭融合發展成為「本地歌仔」。

  而歌仔戲的創始者則眾說紛紜,有「歌仔助」歐來助、陳高犁、貓仔源等說法。本地歌仔在早期移民傳唱時,將多首歌仔套詞,形成完整的劇情,坐場清唱。爾後才加上角色扮演和動作,形成最初的型式,且稍具戲曲雛形的歌舞小戲,之後加入各種服裝及角色後,逐漸成為大戲。

  歌仔戲形成完整的戲劇表演後,由於採用閩南語演出,貼近民眾生活語言,且曲調採自歌謠小調,極受臺灣百姓歡迎,就連原本的大戲戲班如亂彈、高甲、京劇戲班都與歌仔戲合作,也促使歌仔戲吸收許多大戲的元素。1925年傳入福建廈門,自此流行於閩南地區。1927年傳入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自此逐漸風行東南亞華僑地區,當地開始組織歌仔戲團。

  臺灣日治時期,歌仔戲備受批判,以為猥瑣,甚至傷風敗俗。中日戰爭期間,日本殖民當局開始厲行皇民化運動,開始禁絕歌仔戲等漢人傳統戲曲演出,歌仔戲藝人只得改穿和服、佩帶武士刀演出,唱日本軍歌,宣揚日本當局政策,也促使歌仔戲胡撇仔的形成。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接管臺灣,放寬了歌仔戲演出。1947年,開始推行國語運動,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有限度准許演出劇目。1950年代由於極力推展反共政策,要求戲劇改良,相繼成立「臺灣歌仔戲改良會」、「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臺灣省改良地方戲劇委員會」。演出女匪幹、延平復國、鑑湖女俠等戲。禁絕許多劇目,准演劇目多數強調忠孝節義,並推出多齣反共劇目。

  1971年,臺灣省政府公佈〈加強推行國語實施計劃〉,197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國語推行辦法〉極力推展國語運動,臺灣閩南語備受壓抑。1976年頒布〈廣播電視法〉,限定臺語節目播出時段、時數,甚至因而產生國語電視歌仔戲。[來源請求]

  經歷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及國民政府來臺後推行國語運動壓縮、扭曲了表演形式與空間,在歷代藝人的努力傳承下,在臺灣本土化運動的推波助瀾下,歌仔戲重新獲得發展的動力。 1980年代,臺灣本土意識逐漸蓬勃,歌仔戲開始出現文化場,亦即舞臺歌仔戲。歌仔戲團進入國家戲劇院、各縣市文化中心表演。

  2013年3月25日台灣發行第一張歌仔戲藍光光碟Blu-ray Disc,秀琴歌劇團安平追想曲、由公共電視台出版。

  【表演型態】

  (1)落地掃時期:

  宜蘭地區稱早期的歌仔表演為「本地歌仔」,又稱「老歌仔」、「傳統歌仔」、「舊卷歌仔」。落地掃為歌仔戲最早的表演形式,近似於褒歌、車鼓小戲,無論生旦都由男性演員演出,採即席演出,也有組成陣頭形式參與廟會香陣。

  (2)野臺歌仔戲:

  歌仔戲吸收四平戲、客家採茶戲、高甲戲、亂彈戲的表演形式,模仿其身段、服裝,逐漸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即所謂的「老歌仔」。臺灣本地廟會最初都採以官話系統北管戲演出酬神,而後歌仔戲也逐漸成為酬神表演的戲曲,廣受臺灣百姓喜愛。

  (3)內臺歌仔戲:

  日治時期,野臺歌仔戲極受臺灣民眾歡迎,當時中國許多劇團來臺演出,歌仔戲吸收福州班的布景、連本戲形式,學習京劇的武打、身段和鑼鼓點,表演更加精采。京劇當時在臺灣稱為外江戲,1910年代在臺灣曾流行一陣,1920年代漸趨沒落,來臺演出的劇團因此滯留臺灣,解散劇團,藝人轉而加入歌仔戲班,使得歌仔戲融入武打元素。

  (4)廣播歌仔戲:

  1954年左右,臺灣本地民本、中興、正聲、民聲、國聲及華聲等廣播電臺延攬歌仔戲演員,藉由廣播演出,最早由一般的內臺歌仔戲班預先錄音,再由電臺播出。後來則由廣播公司自行成立歌仔戲團,至1960年代達於鼎盛。廣播歌仔戲時期,由於單靠聽覺傳達,所以音樂創作更加繁多,如中廣調、豐原調等等。

  (5)電影歌仔戲:

  1955年,都馬班拍攝臺灣史上第一部歌仔戲電影「六才子西廂記」。電影歌仔戲將原有舞臺劇本長篇故事濃縮、剪裁,於兩、三小時內呈現,深受觀眾歡迎。

  (6)電視歌仔戲:

  在1962年台視成立之後,歌仔戲進入電視螢幕,首先演出的是金鳳凰歌劇團,真正轟動的是楊麗花。由象徵劇場走向寫實劇場,使傳統歌仔戲有了變化。

  (7)舞臺歌仔戲:

  1980年代初期,在文化單位補助下,歌仔戲開始登上「國家戲劇院」及臺北市其他重要劇場演出,部分劇團後場增加國樂團,也吸收現在劇場的特色;1990年代上半期,慢慢脫離野臺歌仔戲,越來越多戲團加入;1990年代下半期,部分優秀的戲團都以推出精緻新戲為主要目標,劇本、曲調都由專人編寫,更加重視舞臺設計及演員服飾、裝扮,包跨演員的演技、身段及唱腔都是一大重點。但目前投入現代劇場的歌劇團仍是少數,一般劇團以野臺廟會演出為主。

  出處: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8C%E4%BB%94%E6%88%B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